Thursday, August 29, 2013








白龍王 --- 周欽南

白龍王的9大信條語錄

很多人來到這裡都問我︰
我的事業好不好?家庭好不好?孩子好不好?姻緣好不好?
我只是回答一句︰你的脾氣好不好?一切都會有答案。



拜神求平安,回家卻和父母頂嘴,要怎樣得到平安?

父母才是真神,對父母比神好一點,一切便順順利利。

心好有好日-這也是白龍王的座右銘。

讀書讀得高就好,脾氣高就很不好。

神不會騙人,只有人騙神。死人不會罵人,只有人罵死人。

無論是甚麼人,壞人、好人、有錢人、窮人,來到這裡都要排隊。

拜神不要迷信。

好樹生好火,家中夫妻和諧,孩子才會學習去遷就人家。


人的一生都在學做人 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,沒有辦法畢業的。

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、各種人等, 只要學習就有進步,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需要學習的事。

第一、「學習認錯」 人常常不肯認錯,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, 認為自己才是對的,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。 認錯的對象可以是父母、朋友、社會大眾、佛祖, 甚至向兒女或是對我不好的人認錯, 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,反而顯得你有度量。 學習認錯是美好的,是一個大修行。

第二、「學習柔和」 人的牙齒是硬的,舌頭是軟的,到了人生的最後, 牙齒都掉光了,舌頭卻不會掉,所以要柔軟, 人生才能長久,硬反而吃虧。 心地柔軟了,是修行最大的進步。 一般形容執著的人說,你的心、你的性格很冷、很硬,像鋼鐵一樣。 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、調身、調心, 慢慢調伏像野馬、像猴子的這顆心,令它柔軟, 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、更長久。

第三、「學習生忍」 這世間就是忍一口氣,風平浪靜,退一步海闊天空; 忍,萬事都能消除。忍就是會處理、會化解, 用智慧、能力讓大事化小、小事化無。 各位要生活、要生存、要生命,有了忍, 可以認清世間的好壞、善惡、是非,甚至接受它。

第四、「學習溝通」 缺乏溝通,就會產生是非、爭執與誤會。 現在中國大陸、香港和台灣, 兩岸三地最重要的就是溝通, 相互了解、相互體諒、相互幫助, 大家都是龍兄虎弟,互相爭執、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?

第五、「學習放下」 人生像一只皮箱,需要用的時候提起, 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,應放下的時候,卻不放下, 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,無法自在。 人生的歲月有限,認錯、尊重、包容才能讓人接受,放下才自在啊!

第六、「學習感動」 我們看到人家得好處,要歡喜; 看到好人好事,要能感動。 感動是一個愛心、菩薩心、菩提心, 在我幾十年的歲月裡,有許多事情、語言感動了我, 所以我也很努力的想辦法讓別人感動。

第七、「學習生存」 為了生存,我要維護身體健康, 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,也讓朋友、家人放心, 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。

Wednesday, August 14, 2013


世間愛情無永恆

蘋果電腦創辦人喬布斯過世不到兩年,公司營運大不如前,雖在多數人預料中,但一向低調極力維護隱私的喬布斯遺孀、49歲的羅琳‧喬布斯(LaurenePowellJobs)卻傳出和前華府市長范提(Adrian Fenty)相戀,倒是出人意料。
一位百億身家的名人之妻與一位政途受挫、爭取連任失敗的市長激起愛慕的火花,竟是對改革教育深感興趣,確屬不易。也折射出前一段婚姻,看似男才女貌,幸福美滿,但在歲月沖刷下,昔日的所謂愛情,可能已褪色。一旦新歡出現,立即投懷送抱,也算是人性
科技大亨遺孀走出悲愴的陰影,重尋第二春,不再受「愛情永恆」的束縛,追求自認幸福的人生,需要自信,也需要勇氣。在東方社會或會投以異樣眼光,但其不壓抑自我,也算是真正為自己而活。
追逐新愛情的故事,永遠不會有完結篇;像最近傳出的北約前最高統帥克拉克(Wesley Clark)將軍與華裔女企業家梅雪(ShaunaMei)交往,克拉克68歲,梅雪30歲,歲月相差懸殊,並未阻隔兩人牽手的熱情。只是將軍的暮年之愛,讓他與結縭46年的老伴,寫下了另一張離婚證書,昔日年輕時的山盟海誓,也成了過眼雲煙。
昏之戀,年齡不是距離,華人社會也有幾段令人矚目的婚姻,那就是當年82歲的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娶了28歲的翁帆,54歲的差距,新婚之初,引起不少議論,但晚年續弦的楊振寧經過八年多的忘年之戀,仍未顯90高齡的老態,顯見第二春,如沐春風,又何須在乎旁人眼光,也間接告示世人沒有恆久的愛情,只有現實的眷戀,才能長保健康。
老年找伴,有人相守,既要緣份,也要福氣。當年著名學者梁實秋在元配程季淑意外去世,悲慟之餘寫了「槐園夢憶」回憶他倆從相識、相守到分離的故事,字字血淚,讀之令人對兩人的深情,極為感動,也對梁實秋老年喪偶頗為同情;當年閱讀該書者,大多以為梁先生情痴如此,想必堅守愛情,孤老一生。未想一年多後與影歌雙棲明星韓菁清成婚,一度激起門生抗議,但梁實秋引用莎士比亞的名言「愛情的路,永遠是不平坦的。」幽默地化解爭議,結果在他喪妻後的晚年,仍然不停創作,也解釋了過世的愛情,未必是永恆,唯有把握現在,才能擁有溫馨的未來
由中外名人婚姻或愛情的轉折,多少可看出,年輕時謳歌的「愛情是永恆」的誓言,在歷經歲月與生活折磨後,未必是真理,而因應環境變化或人為因素,再創第二春或另覓合適人選,也成了另一種選項,只要自認幸福,又有何不可。而究諸愛情、友情、親情,固然都很可貴,事實上,真正至死不渝的似只有父母親情,經得起考驗。


洛城新語